梅雨季,不發霉
千綸小貼士]
哎…昨天下雨,今天下雨,明天還是濕答答
又來到大家最最害怕的梅雨季節了
不知道大家的地板是不是跟小編家的一樣
又濕….又滑….又黏
今天小編來跟大家分享防霉小妙招吧!
梅雨季「霉」易滋生,引發過敏元兇
台灣梅雨季所降下的雨量,大概占有台灣各地區一年雨量的19%到33%,份量相當驚人。但雖然梅雨季的豐沛降雨是台灣重要的水資源來源之一,卻也為每一位在這座島嶼生存的人們帶來嚴重的濕氣問題,再加上南風拂過引發室內反潮現象,屋子裡裡外外皆被水氣環伺。無法消散的潮濕霉味無法消散,累積在櫥櫃、衣物裡,讓人一整天無法擁有好心情。
不過比起霉味,對許多人來說更值得煩惱的是,有多多少少的霉菌,因潮濕而生根在家中的大小角落,像是廚房、浴室和廁所等水氣充足的空間,都可以見到霉垢的身影。種種問題若不及時處理,不僅有礙居家環境整潔,也可能成為引發大人、小孩過敏反應的元凶。
很多人以為,只要動用刷子和清潔劑,花點時間把附著在牆壁、接縫膠條(Silicone)或是傢俱邊邊角角的霉菌清洗掉就沒事了,但其實事情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。想要克敵制勝,就必須了解敵人,所以想要徹底除霉,就要先了解霉的特性。
霉本身的結構大致有孢子囊(內含孢子)、直立菌絲、匍匐菌絲和假根,輕鬆刷洗就可以去除的往往是外部的結構,其中最難清除的部分則是假根,因為假根會深入附著的內容物。所以千萬別被眼睛騙了,以為目光所及的霉清乾淨就沒事,其實深入內層的假根依舊存在。
要如何知道濕氣重不重呢?
1. 準備濕度計
台灣的氣候潮濕,所以濕度常達80%,而當濕度達65%時,其實霉菌就開始繁殖了,因此等到霉菌長出來時或聞到黴味時,再來做防霉工作,就已經有點太遲了!建議準備個濕度計,隨時掌控居家的濕度。
2. 美國國家住商協會(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)建議,第一查看家裡牆壁、窗戶是否有水霧存在。當溫暖潮濕空氣遇到溫度低冷的物體表面,就會產生珠簾狀的薄水霧。
3. 若是家裡的木窗木門吸收水氣後體積膨脹,就會變得難以開啟。
防霉妙招
第一招:保持通風
容易潮濕發霉的地方,最好開扇窗戶或加裝獨立通風系統。
第二招:隨時保持乾燥
定期清理、更換家裡各種盛水容器,避免水氣堆積。
第三招:按空間大小選擇除濕商品
除濕用具需按照空間比例選擇,且最好可以重複使用較環保。
第四招:善用廚房裡的天然除濕劑
蘇打粉、咖啡渣、洗衣粉都有吸濕效果。
第五招:濕敷法防黴
利用漂白水濕敷10分鐘在黴菌生長的地方,大概一到兩次即可除去難纏的黴斑。
另外,如地已經有反潮的現象
小編再提供十大妙招給大家參考呦
1.關閉室內窗戶 尤其是面向南方的窗門
2.濕物放置於室
3.放置除溼或吸潮物質
4.電暖爐、暖氣
5.地板鋪報紙
6.浴室關門
7.電器定時開機、運轉
8.開低一度的冷氣或除濕機
9.物品隔離空氣
10.熱水加鹽巴拖
大家不妨檢視一下家中的狀況
窗簾也可以重點查看
有需要拔霉,可以找您居家的好幫手